我们如何构造有力问题呢?我在读一篇Eric E. Vogt、 Juanita Brown 和 David Isaacs写的白皮书,有关“有力问题的艺术:催化深思,创新与行动”在2003年,这篇论文提到用“Which”开始的问题是无力的,封闭问题也是如此,或者答案为“是/否”的问题。Who, when, where比which有力一些,然而why how what帮助我们构造有力的问题!在所有一般情况下它们很有帮助。
注意!有时why, how what问题是有害的。下面有几个例子。
我们如何构造有力问题呢?我在读一篇Eric E. Vogt、 Juanita Brown 和 David Isaacs写的白皮书,有关“有力问题的艺术:催化深思,创新与行动”在2003年,这篇论文提到用“Which”开始的问题是无力的,封闭问题也是如此,或者答案为“是/否”的问题。Who, when, where比which有力一些,然而why how what帮助我们构造有力的问题!在所有一般情况下它们很有帮助。
注意!有时why, how what问题是有害的。下面有几个例子。
“询问的力量:敏捷教练小提示”是我在印度金奈2012敏捷之旅的keynote演讲主题。我写这篇博客分享我的演讲重点。
我们先看看“询问”这个词。询问意思是探索、探查、调查、检查、分析、审查或者询问。它是关于搜索某事的信息或者做正式的研究。询问时教练辅导有力方式之一。敏捷教练与ScrumMasters可以通过理解询问的力量获得对团队正向的影响。
有效的询问包括有力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到问问题的重要性或者询问的力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小时解决问题,我的人生就依赖于解决方案,我会先花55分钟确定恰当的问题,因为一旦我知道了正确的问题,我会在五分钟内解决问题。”
很多天之前, 我复习了一遍Ken Schwaber和Jeff Sutherlan共同开发和维护的“Scrum指南”。 我集中于ScrumMaster角色涉及“教练”方面的内容,下面是我的一些发现:
Scrum Master服务开发团队的几种方式,包括:
Scrum Master服务组织的几种方式,包括
为了弄清这几点,我开始回忆过去十年的事件。那个时候对于敏捷方法我们都是新手。在印度Scrum还不是很流行。我们正在学习迭代开发并尝试理解与跟随敏捷原则。XP那时很流行。
Today I read a monthly news from Mike Cohn, and it is very interesting. Should we exclude testers from retrospective? I don’t think so, what’s your opinion?
I’ve decided we should kick all the testers out of sprint retrospectives. We don’t need them. They aren’t really part of the team, anyway. They think differently and their issues aren’t really the same issues faced by the real team.
整体印象:2012年目标完成的比较差,如下图:
我的2012总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Scrum丰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6年《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篇文章《新型的新产品开发策略》(The 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1986)。这篇文章描述了像本田、佳能、富士施乐这样的公司是如何通过可伸缩、基于团队的并行产品开发方式开发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文章同时强调了授权、自组织团队的重要性,并概要描述了管理在开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这篇发表于1986年的文章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中提出的很多概念都促成了我们今天称为Scrum的方法的形成。Scrum不是缩写,而是一个从橄榄球运动中借用的术语,在橄榄球运动中,这个术语指的是在意外犯规或是球出界后,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式。就算你不是橄榄球迷,可能也看到过争球,两队的前锋球跟前围成一圈,胳膊架在一起,低着头,争夺球权。
敏捷之旅2012北京站总结
12月1日是忙碌的一天,也是充实的一天。这一天敏捷之旅2012北京站落下了帷幕。自从9月9日开始,在接近三个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备后,我们(组织者)有了一个完满的结果。
关于组织非盈利活动的一些个人感受:
闲置的工作浪费大,还是闲置的员工浪费更大?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普遍认为闲置的员工是更大的浪费。作为老板,既然我花钱雇佣你,那么你就应该100%的时间在工作。–我猜想这是老板的普遍行为。